11月5日,第七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廣播電視合作論壇在重慶舉行。這場以“中阿文明互鑒,視聽創新共贏”為主題的高級別對話,匯聚了來自中國與16個阿拉伯國家的廣電媒體負責人、技術專家與行業代表,參會人數約300人。
一場盛會,讓長江與尼羅河,通過電波與屏幕再次相連,古老的絲路精神在數字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重慶這座中國西部的直轄市,再次成為連接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重要橋梁。
在全球化與數字化深度交織的當下,這場論壇不僅是對古老絲路精神的當代呼應,更是兩大文明在數字時代攜手前行的生動實踐。
本屆論壇合作成果豐碩,50多個合作項目正式揭曉,涵蓋機制建設、內容創播與人才交流等多個方面。
其中,《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與埃及媒體管理最高委員會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與毛里塔尼亞新聞與視聽高級管理局合作諒解備忘錄》簽訂,舉行“視聽中國·中阿故事”中阿精品視聽節目互播季,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研修學院舉辦2025年“阿拉伯國家媒體融合傳播發展研修班”等,為中阿廣電視聽合作提供了堅實保障。
與此同時,具體倡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阿拉伯國家聯盟助理秘書長艾哈邁德·拉希德·哈塔比提議,中阿共建一個面向未來的媒體體系,在通信技術、創新、人工智能、網絡治理等領域加強交流,應對現代化進程中的挑戰;
埃及媒體管理最高委員會主席哈立德·阿卜杜勒阿齊茲表示,期待中阿雙方打造一個裝備精良的“媒體合作共同體”,進行有意識、負責任、充分的互動;也門廣播電視總局局長伊斯坎達爾則提議,設立一個“中阿數字化媒體培訓中心”,加強AI與網絡安全領域的人才培養。
中阿短視頻大賽已走過4年歷程,共收到30余個國家6000余位青年投遞的9000余件作品,全網播放量超2000萬次,成為連接中阿兩大文明青春力量的重要橋梁。
這屆大賽歷經4個月,征集到了來自20個國家的2100余件作品。特等獎《我們在約旦結婚啦》、最具人氣獎《600萬粉絲大V游北京》《沙特不止有石油和沙漠》等作品,生動展現了中阿民眾的生活場景和文化交流。
論壇期間,與會嘉賓一致通過并發布《第七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廣播電視合作論壇共同宣言》,明確中阿雙方將加強新聞報道領域合作,向國際社會傳遞真實客觀的信息;將繼續深化視聽內容合作,展現中阿獨特文化和中阿世代友好交往故事;將加強行業創新合作,共同應對媒體發展機遇與挑戰。
毫無疑問,這些成果標志著中阿廣電視聽合作在廣度與深度上進入了新階段。
在內容合作方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常務副總編輯安曉宇透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已與20家阿拉伯媒體建立“中東伙伴媒體合作機制”,推動新聞共享、內容共創與技術交流。
從聯合埃及國家電視臺打造《文化躍動》欄目,到與也門亞丁電視臺推出《新疆新日!,中阿合拍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頻率與深度走進彼此民眾的視野。
會上,不少阿拉伯國家的廣電媒體專業也開啟了新的展望。
巴勒斯坦廣電總局局長艾哈邁德·阿薩夫希望,組建一支中阿聯合制作團隊,讓作品在阿拉伯和中國同步展映,使其成為文化對話、文明對話與數字媒體合作的全新平臺;毛里塔尼亞新聞和視聽高級管理局局長穆罕默德·萊比卜則主張,中阿雙方共同努力,保護信息、完善傳播方式,加強打擊虛假新聞的合作,捍衛信息傳播的準確性與公正性。
除了各大媒體,視聽企業同樣也成了中阿內容合作的重要推手。
愛奇藝副總裁王兆楠分享了平臺與中東頭部流媒體WATCH IT合作開設“阿語內容專區”的經驗;快手科技副總裁劉震則展示了平臺通過“上快手,看世界阿聯酋”活動,帶領中國網友云游阿聯酋的實踐。麥芽傳媒副總裁王利更以數據佐證:其國際版短劇App NetShort已在阿語區上線876部作品,累計播放量達6.5億次。
在“技術賦能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發言中,中外嘉賓圍繞AI賦能創作、超高清傳播等前沿議題展開深度對話,共同描繪中阿視聽技術合作的新圖景。
“超高清是全球視聽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讓文明細節觸手可及的重要載體!敝袊鴱V播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起柱表示,我們愿與阿拉伯國家伙伴積極分享超高清建設的實踐經驗,攜手推進超高清頻道在阿拉伯國家落地生根,促進兩大文明深度交流,共同提升雙方視頻產品的全球傳播力和核心競爭力。
可以預見,中阿雙方在技術領域的深度合作,將推動兩國戰略伙伴關系不斷深化,為全球廣電視聽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為保障這場高級別盛會,重慶展現出了卓越的城市組織與服務能力,是重慶硬實力和軟實力的一次集中展示。
四川外國語大學的阿拉伯語專業師生為論壇提供了高質量的翻譯與志愿服務。他們扎實的語言功底和熱情的接待,贏得了外賓“歸家般的溫暖”的由衷贊嘆,成為中阿友誼與文化交流的生動注腳。
更重要的是,作為本次論壇主辦地的重慶,展現了其作為中西部開放門戶的綜合實力與國際吸引力,也有力地證明了其在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格局中的戰略支點地位。論壇期間,諸多來自阿拉伯國家的外賓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重慶堅實的硬件基礎與聯通能力等對外開放優勢。
如今,以重慶為運營中心發起建設的陸海新通道,已發展成為一條開放的國際貿易物流大動脈,通達全球127個國家和地區的579個港口。這條通道將中國西部內陸與廣闊的國際市場緊密相連,極大地優化了貿易流向。
在此通道的強勁帶動下,重慶與阿拉伯國家的經貿往來日益密切。截至今年前三季度,雙方進出口額達到227.6億元,并實現了29.5%的顯著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此次論壇的重要環節,“你好重慶·發現城市魅力”中阿媒體聯合采風活動,深入重慶視聽企業、產業園區進行采訪拍攝,以重慶為窗口,向阿拉伯國家客觀、立體地展示當代中國的發展成就與城市形象。
論壇雖已落幕,但合作剛剛啟航。自今年9月至明年6月,“視聽絲路·中阿故事”中阿精品視聽節目互播活動將持續推進,80余部優秀視聽節目將在中阿雙方主流媒體展播!缎U好的人生》《國色芳華》等中國優秀節目將與阿拉伯國家觀眾見面,《地球之母》《長江遇見尼羅河》等阿拉伯作品也將登陸中國熒屏。
正如阿拉伯諺語所說:“獨行快,眾行遠。”這場在重慶舉辦的盛會證明,中阿雙方正攜手走向更遠的未來,讓兩大古老文明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的光彩。

渝公網安備 50010302002957號
